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新一波疫情来势汹汹。

抗疫模范生上海也迎来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形势最严峻的一次考验。

3月15日召开的上海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3月1日至15日14时,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94例、无症状感染者861例,合计955例。目前,我市正处于疫情应急处置的关键阶段,阻断传播的任务仍然艰巨”。

“目前,我们没有‘封城’,现在也不必‘封城’”

于是,有一种“上海模式破产论”的声音开始流行起来。似乎,上海早就应该学其他城市,在确诊病例稍有抬头后就应该迅速采取“一刀切”的封城措施。

那究竟什么是所谓的上海模式?过去两年上海为什么要搞“精准防控”?

其实搞“一刀切”是相对容易的。关闭机场、港口、高铁站,公共场所歇业、全部小区封闭式管理……疫情爆发已经三年,对于很多城市而言,这都是驾轻就熟的操作。

但是上海不得不走一条最难的路,一边抗疫一边保持城市运转,顶住压力、精准防控。不是上海故意要挑战高难度,而是其他城市有退路,上海“无处可退”。

过去两年,上海必须守住国门,HOLD住全场。当前,仍然在努力将疫情对市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影响降到最低。

疫情爆发以来的这三年,上海究竟经历了什么?看看几组简单数据。

 HOLD住抗疫物资通道:被“逼出来”的“上海模式” 

时间回到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当全国乃至全球大部分国际航线近乎停运的时候,上海的两个机场仍然要顶住压力、保持运转,保障抗疫物资运输。

根据上海机场集团的数据:2020年,上海两个机场保障了全国近1/2的进出境防疫物资运输量,保障各类进出港货机6万架次,保障防疫物资运输7.03万吨。

一句话,抗疫突如其来的2020年,上海顶住压力,成为了全国最主要的防疫物资通道。

7.03万吨抗疫物资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2020年上海仅浦东机场的国际(含港澳地区,下同)货邮吞吐总量就达到了341.74万吨。这些物资在抵达上海后,再经由海、陆、空各种渠道转运到全国各地,支援各地抗疫,保障经济与生活运行。

大部分人可能对341.74万吨没有什么直观的概念。好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这四座一线城市的机场公司都是上市公司。这让我们可以通过各家公司自己披露的数据来做个对比,绘制了下面这张图表:

 

简单总结一下,同为一线城市,广州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和深圳机场三家机场2020年的国际及地区货邮吞吐量合计为235.61万吨。这意味着仅浦东机场一家的国际货邮吞吐量就比北京、广州、深圳三地的总量还要多106万吨。

划重点:上海有两座超级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这只是浦东机场的数据。这个数据披露时,虹桥机场的数据还没有进入上市公司的并表范围。

在全球疫情大爆发的时刻,以一己之力撑住进出国门的大通道,上海的压力不言而喻。每一架飞机、每一箱货物,每一个机组成员都要进行检疫、监测、防疫,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纰漏。

2020年的上海能轻言封城吗?不能,因为抗疫物资通道不能断,全国经济运行不能断。

当时,二三线城市或许可以“一刀切”的封城,有一线城市撑着。其他一线城市或许也可以封城,有上海撑着——上海的两座机场可以咬紧牙关再多运几十万吨货物。

其他城市撑不住的时候可以退,上海往哪里退?

请问,哪个城市能在2020年承接如此巨量的国际物资进出?

既要保持城市高效运转,守住全国的物资通道,又要防控疫情,2020年的上海除了“精准防疫”还能怎么做?

所以,所谓的“上海模式”本质上就是既要自身防疫,又要为全国抗疫提供坚实保障的模式。

 HOLD住经济复苏底盘:上海极限运转 

抗疫第二年,上海承担着更重的压力:既要防控疫情、守住国门,又要为全国其他省市经济复苏提供更充分保障。

2021年,当全世界航空业因为疫情而运量锐减的时候,上海创下了一个新的记录:浦东机场口岸出入境货机数量达到77873架次,创下历史新高,国际货邮吞吐量超越上年。

从上海进出国门的货物不仅包括亟需的抗疫物资,还包括一般的货物进出口。比如,每部手机、每台汽车上都安装的芯片。

这些货物源源不断从上海转运到全国各地,支撑各地的防疫与经济运转。全国各地的货物汇集到上海,出口到全球,让疫情期间工厂能够开工、大量工人不至于失业。

77873架次的飞机起降是什么概念?

按照全年365天计算,折合每天起降213.35架次。平摊到每一天,平均不到7分钟就有一架出入境货机在浦东机场起降。每架飞机、每笔货物都要检疫、防疫、转运,上海的压力不是任何一个城市可比的。

注意,这仅仅是浦东机场一家的出入境货机起降次数,不包括国内客机、国内货运以及虹桥机场的起降架次。

2021年,上海口岸查验出入境旅客超过200万人次,远超其他城市。由于有些机场上市公司还没有公布2021年全年的国际旅客数量,我们看一下上半年四大一线城市的数据对比:

简单总结,2021年上半年,浦东机场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75.77万人次,而广州、北京和深圳三个城市合计的数字是不到58.69万人次。仅浦东机场一家,承接的国际旅客数量就比其他三个一线城市的总数还高出17万人次以上。

注意,从上海出入境的国际航班旅客,不仅来自上海,更来自长三角和全国各地。在全球疫情大爆发的时刻,如果没有十分的必要很少有人愿意出入境。

这只是空运数据,更不要说上海拥有全球最大的海运货物运输量、庞大的铁路公路客货周转量。

上海的机场少起落一架飞机,苏州的一条生产线就可能要停产;上海的港口少进出一艘货船,武汉的一个工厂可能就要停工。上海正以自身的努力,帮助全国各地在疫情中实现经济复苏。

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国际货物与人员进出量、同时又要防止境外疫情输入,上海必须超级高效运转。

“我们以不足全国空港口岸1/10的警力毅然扛起全国空港1/3的出入境人员和货邮航班查验任务。”2022年初,上海机场边检站一位干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究竟什么是上海模式?就是在极限的压力下,能够有条不紊的运转,为全国各地经济复苏提供坚强支撑的模式。

 HOLD住进博会: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唯一的超级展会 

进博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已经在上海举行了四届。

其中2020年的第三届和2021年的第四届,均是在疫情爆发之后举行的,这是疫情爆发之后全球如期举行的唯一一个国际大型展会。看看来自进博会的官方数据:

 

第四届进博会的企业展商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部分国家地区正在爆发疫情。但是,上海在不封城、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的情况下,保障了进博会的顺利举行。

所谓的上海模式,就是当全世界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时候,默默努力,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上海,也需要你的温度 

上海被称为魔都。疫情之前是摩登之都,疫情爆发之后是“魔法之都”。

上海要像一个手持礼帽的魔法师那样,当全国各地需要抗疫物资的时候,要从帽子里掏出数以万吨的物资;当全国各地需要进出口货物的时候,要从帽子里变出机场和货柜;当全世界需要进出国门的时候,要为所有人变出一扇门。

也许,所谓的上海模式就是一顶有求必应的魔法帽。

3月15日,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徐青在15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为缓解上海市疫情防控压力,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研究决定,3月21日至5月1日期间,调整部分上海入境国际客运航班,共涉及5家航空公司22条航线,共计106班。

 

这时候,很多人才发现,原来这些航班一直都是上海在承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负重前行。

3月15日的发布会上透露:疫情发生以来,上海按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没有采取“封城”“停摆”等措施。上海始终坚持主动防控、精准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因时因势因情调整我市防控策略,努力将疫情对市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影响降到最低,目前,我们没有“封城”,现在也不必“封城”。

鉴于当前疫情形势,上海将根据区域风险等情况,划定若干重点区域,实行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进一步强化社会面防控。

疫情爆发以来,上海已经默默HOLD住全场800多天。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形势最严峻的一次考验,上海一定能挺住。

所谓的“上海模式破产论”可以休矣。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话题:



0

推荐

面包财经

面包财经

3930篇文章 72天前更新

见微知著,把财报剖开给你看。

文章